资料图为重庆市民通过手机下单取回家的火锅外卖。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
火锅是重庆人聚会首选,几人围坐一口锅,毛肚的劲道,鸭肠的爽嫩,酥肉的香脆……觥筹交错间口腹之欲得到极大满足。“每天吃火锅遭不住(重庆话,意为受不了),一周不吃也遭不住。”重庆人吴思这样评价。
重庆火锅协会会长陈国华说,重庆火锅有水派和陆派起源之说。普遍认为,清末民初,重庆是长江上游航运重镇,为了填饱肚子,船夫们常在江边随地搭起锅灶,用沿江两岸屠宰场丢弃的廉价动物内脏和牛油渣,拌上葱姜花椒等佐料一起下锅烫煮,这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
资料图为“大火锅”亮相重庆街头,吸引食客尝鲜。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火锅匠人们总结出重庆火锅好吃的标准是“三水一堆”:吃了额头冒汗水;辣得流眼泪水;麻得流鼻涕水;桌上擦“三水”的纸用了“一堆”。
辣,不是重庆火锅的唯一标签。好吃的关键在香辛料之间复杂的配比。如今,重庆中心城区有超过3万家火锅店,外地人吃来大同小异,当地人却因底料的细微差别,分出“远近亲疏”。
资料图为重庆市民通过手机下单在家吃火锅。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重庆红汤火锅以味复合醇厚、重油重香著称。先将牛油放入旺火锅中熬化至170摄氏度左右,再倒入豆瓣、大蒜、大葱、生姜、香菜等,待熬成红油后再炒香,这是传统火锅底料的灵魂。
国家级中式烹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人、知名火锅专家王文军说,正宗的重庆火锅底料,讲究麻、辣、鲜、香。牛油品质、原材料的选择配比、炒制的时长和温度,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味道的关键因素。
王文军说,辣椒让牛油增色去腥,豆瓣酱提鲜,大蒜增香,花椒增麻,佐料在热油中彼此融合。而醪糟则是不少火锅底料的秘密,酵母菌为锅底注入了生物驱动。匀速搅拌之下烟气升腾,两三个小时“寸步不离”的调制,冷却后再静待发酵7天,待各种原材料味道充分释放融合,才能成就饭桌上的麻辣鲜香。
把火锅分成九宫格,是重庆人的发明。中间格火大,要烫涮吃,东南西北四格,火温合适,不易煳锅,适合煮菜,四个边格,火力最小,适合焖煮食材。
资料图为服务员为食客在麻辣火锅里煮汤圆。 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煮菜顺序也有讲究,鲜鸭血和厚豆干要在没开火前进锅。底料烧开后,真正的老饕会先丢一把小葱和豆芽,滚上几十秒,将火锅的底味彻底唤醒。在东南西北四个横格中煮上老肉片和水滑肉等耐煮荤菜,中间格冒油泡时,才是烫菜的最好时机。
烫的核心不仅是熟,还要裹上油,让菜品吸味。鸭肠烫卷,毛肚烫泡,黄喉烫弯,腰片烫变色,多一分就老,少一分则不熟,烫涮之间菜盘已见底。
重庆火锅既涮得了山珍海味,也烫得了边角杂碎。鸭血、黄喉这些在其他菜系中被视为“鸡肋”的食材,却是重庆火锅最受欢迎的选择。而对脑花、牙梗等偏门食材的喜爱,更是将普通食客和老饕区分开来。
重庆火锅也正悄然发生变化。电子采购平台、机器炒底料、一次性锅底汤料的推广应用,用餐环境、调味技能等方面的改进,让纯正味道不会丢失,接受人群更广泛。
据重庆火锅协会统计,目前,小天鹅、德庄、刘一手等多家本土火锅企业,已累计在海外开店超600家,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
夜色下重庆又开始沸腾,辣椒花椒“翻江倒海”,鸭肠毛肚“七上八下”的画面,依然不分季节地每天在这座城市里反复上演。(完)
中泰戏曲交流贺新春****** 中新社曼谷1月30日电 (记者 王国安)“京剧《龙凤呈祥》展演·中泰戏曲对话”活动1月30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由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领衔的《龙凤呈祥》与泰国优泰剧展开对话交流,共贺新春佳节。 当地时间1月30日,泰中戏剧艺术学会演员表演泰国优泰剧《桃花过渡》。当天,“京剧《龙凤呈祥》展演·中泰戏曲对话”活动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由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领衔的《龙凤呈祥》与泰国优泰剧展开对话交流,共贺新春佳节。 中新社 发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供图此次活动是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一。泰国文化部代表玉提佳、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阙小华、泰国优泰剧创始人庄美隆等与近200名观众线下参与活动。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杨欣在视频贺辞中表示,京剧艺术是中国国粹,蕴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智慧。此次中泰戏曲交流活动搭建起“以戏为桥、以戏会友”的平台,让更多戏曲爱好者感受中泰传统戏曲魅力,深入了解文化交流在中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优泰剧团组演员和戏迷现场互动。 中新社 发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供图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李胜素、江其虎在线上与泰国观众交流互动,两人演绎了《龙凤呈祥》精彩片段,介绍了该剧的创排特点和历史沿革,并为观众答疑解惑;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教唱京剧不同行当的念白和经典唱段。戏迷观众反应热烈,积极上台参与唱腔学习,并争相提问互动。 优泰剧是将潮州剧和泰国语言融合并进行艺术编排的戏曲样式,深得泰国王室及民众的喜爱。活动上,优泰剧创始人庄美隆介绍了中国“潮剧”在泰国的传承与发展。泰中戏剧艺术学会青年演员表演优泰剧《桃花过渡》,并进行优泰剧现场教唱。观众现场互动踊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