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蓝皮书》是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年度“影响力影视剧”案例报告,由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与浙江大学范志忠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影视蓝皮书2022》为蓝皮书系列丛书的第五套,今年是蓝皮书评选活动的第五年。五年间,影视蓝皮书系列承担起了见证“年度影像发展史”、分析“年度影响力”个案、架通产学研一体化的桥梁等重要作用,在学界业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在新书首发仪式上,陈旭光对《中国影视蓝皮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做了主旨报告。他认为,中国电影进入“互联网+”新时代,以短视频营销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影响着中国电影的生产与传播,而中国电影代际导演也呈现出老中青共同奋进,共建中国电影的格局。总体来讲,新主流电影与想象力消费类电影共同并行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现象。电视剧方面,新主流电视剧探索单元剧的叙事策略,具有宏大叙事的开拓精神,尝试以小人物视角来展现时代巨变,创新乡土人情的新风貌。产业方面,剧场模式发展强势,网台共生关系形成。
据悉,2022年度“十大影响力电影”与“十大影响力电视剧”评选工作暨《中国电影蓝皮书2023》《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3》的编撰工作,也已于1月3日正式启动。今年,《影视蓝皮书2023》将以“影响力”为关键词,经过三轮严格筛选,选出“2022年最具代表性的10部电影及电视剧作品”。评选先由影迷剧迷在线上进行大规模投票,从40部初名单中评选出各30部影视作品,再经北大、浙大的学生代表选出20佳,最后综合全国50位影视学者、评论家的意见决定最终的十佳作品。
《影视蓝皮书2023》将以评选出的十佳作品为个案,深入剖析中国电影、电视剧行业年度10大重要现象,归纳2022年度中国影视产业创作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此见证并推助中国影视创作的质量提升、影视产业的升级换代与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建构。
甘肃非遗人“兔年说兔”:借生肖文化扬传统手艺精髓******
(新春走基层)甘肃非遗人“兔年说兔”:借生肖文化扬传统手艺精髓
中新网兰州1月30日电 (闫姣)设计、画图、刻板、上糊、染色……耗时半个月,非遗版“呆萌蓝染兔”面世。作为创作者,甘肃省平凉市蓝染技艺市级传承人李梅说,“蓝染兔子运用喜庆的大红色和具有蓝染特色的蓝色,增添节日喜庆氛围,同时采用福字和铜钱元素,希望大家有福享、有钱花。”
蓝染兔憨态可掬、萌味十足,颇受民众喜爱。李梅说,从鼠年开始,她每年都设计一款蓝染生肖布偶,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甘肃特色非遗。
连日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过大年之兔年说兔”栏目,集中展示甘肃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兔子。
圆溜溜的大眼睛,雪白的耳朵竖起来,身上还穿着精心搭配的“唐装”,这是甘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州面塑传承人安秋平用面捏出来的兔子。
近日,安秋平设计了好几款或可爱或呆萌或天然的兔子造型面塑,并置于店面显眼处,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他将传统面人制作技艺和现代美术思想与技法结合,将一块块面团变成了惟妙惟肖的艺术品,作品色彩艳丽、朴实自然、生动逼真。
甘肃张掖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甘州刺绣传承人许静以“兔”为主题,制作了各种“萌兔”。在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生肖文化,每年过年必不可少,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更要通过手艺表现出生肖文化的精髓。
“我用扎染和刺绣做了各种兔子,有田园风、复古怀旧风、快乐时尚风。”许静称,可用作胸针、挂件、香包,有单只,也有情侣款,适合各种消费人群,同时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极速快3地图 |